一、干制的基本原理
干肉制品又称肉脱水干制品,是肉经过预加工后利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脱出肉中一定量的水分,将其水分活度降低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而制成的一类熟肉制品。肉类等易腐食品的脱水干制,既是一种贮藏手段,也是一种加工方法,对于不同类别的干肉制品来说,脱水干制可能是其主要的加工过程,也可能只是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。肉品中含水量一般高达70%,经脱水干制后,不仅极大地缩小了产品的体积,而且可以使肉品中水分含量降低到6%~20%。由此可见,肉品干制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脱去肉品中的一部分水,使肉中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活力得到抑制,从而达到加工出新颖产品或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。
水分是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,但并非所有的水分都能被微生所利用,如添加一定数量的糖、盐的水溶液,其大部分水分就不能被微生物利用。因此,把能被微生物、酶化学反应所利用的水分称为有效水分,并采用水分活度(Aw)来衡量有效水分的多少。每一种微生物生长,都有所需的最低水分活度值,当肉品中水分活度值低于最低值时,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当肉品中水分活度值高于最低值时,微生物则极易繁殖。通常鲜肉、煮制后鲜制品的水分活度在0.99左右,而霉菌、酵母菌需要的水分活度分别在0.80、0.88之上,细菌生长所需的水分活度在0.91~0.99之间。由此可见,仅仅将肉类进行煮制并不能达到长时间贮藏的目的,只有将煮制后的肉品再进行干制,降低水分活度才能抑制肉制品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,进而达到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。但是必须指出,一般干燥条件下,并不能使肉制品中的微生物完全致死,只是抑制其活动,若以后环境适宜,微生物仍
会继续生长繁殖。因此,肉类在干制时一方面要进行适当的处理,减少制品中的各类微生物数量;另一方面干制后要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,防潮、防污染。干肉制品的保藏性除与微生物有关外,还与酶的活力脂肪的氧化等因素有关。随着水分活度的降低,干肉制品的稳定性增加,但脂肪的氧化与其他因素不同,在水分活度为0.2~0.4时反应速度最慢,
接近无水状态时反应速度又增加。实验证明脱脂干肉制品的含水量为15%时,其水分活度值低于0.7,因此,干肉制品的含水量低于20%时较为适宜。
二、影响肉制品干制的因素
肉制品在干制中最基本的现象是脱水作用。肉制品的脱水是两个扩散作用交替进行的结果;当肉制品原料暴露在干燥介质(加热空气)中时,由于与热空气接触,肉制品表面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而大量蒸发,称为水分外扩散;当表面水分低于内部水分时,造成肉制品内部与表面水分之间的水蒸气分压差,此时水分就会由内部向表面转移,称为水分内扩散。一般来说,在干制过程中水分的内、外扩散是同时进行的,但速度不会相等,因肉制品的品种、形态及干燥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。在干制过程中应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和调节,尽可能使水分外扩散和内扩散的速度协调和平衡,如果外扩散速度远大于内扩散,即造成内部水分来不及转移到表面,原料表面会因过度干燥而形成硬壳(称“结壳”现象),阻碍水分继续蒸发,甚至出现表面焦化和干裂,降低产品质量。干燥过程中,干燥速度的快慢对干制品的品质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当其他条件相同时,干燥速度愈快,产品愈不容易发生不良变化,干制品质量就愈好。影响肉制品干制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原料肉制品表面积、温度、湿度、空气循环流动速度、大气压力和真空度以及干燥时的装载量等。
(一)肉制品表面积
干肉制品加工过程中,为了加速其湿热交换,通常把经过预煮后的物料切分成小的片状、条状、粒状,再进行脱水干制。物料切成薄片或小颗粒后,缩短了热量向肉块中心传递和水分从肉块中心外移的距离,增加了肉制品和加热介质相互接触的表面积,缩短了肉制品内部水分外逸的距离,从而加速了水分蒸发和肉制品脱水干制。因此,肉制品的表面积越大,其干燥速度越快。
(二)温度
干制过程中,干燥介质和肉制品间温差愈大,热量向肉制品传递的速度也愈快,水分外逸速度亦加快。在有一定水蒸气含量的空气中,温度越高,达到饱和所需的水蒸气越多,肉制品干燥速度也越快;相反,温度降低,达到饱和所需要的水蒸气减少,干燥速度降低。但温度不能过高,否则会使肉制品焦化,降低商品价值。